睑板腺囊肿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麦粒肿和针眼斗鸡眼和内斜视,该如何区分
TUhjnbcbe - 2022/8/14 18:45:00

宝宝90%的信息都是由眼睛吸收的。但宝宝的眼睛又时常会出点小状况,缺乏经验的妈妈常常会把“针眼”(麦粒肿)等同于霰粒肿,把婴儿的斗鸡眼等同于内斜视。到底该怎么区分和治疗?

麦粒肿(针眼)

生了“针眼”的宝宝通常会闹,让妈妈看在眼里烦在心里。民间各种偏方煞是热闹,用针刺破脓包,躲在门后看针眼等。

1.治疗麦粒肿

麦粒肿是睑板腺的细菌感染,表现为红肿热痛,抗生素滴眼液会加速痊愈,不需要手术。

2.弄不清麦粒肿

很多妈妈都不会分辨麦粒肿(针眼)与霰粒肿,只要是宝宝眼睑上长了小包块,一律当做“针眼”来治疗,以为等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。事实上,麦粒肿不需要手术治疗,但如果宝宝得的是霰粒肿,一个月还不见好,一定要看眼科医生,做手术才能好哦。

3.见识一下霰粒肿

同是眼睛上的一个疙瘩,却不同名,也叫睑板腺囊肿,是睑板腺开口处阻塞,看着难受其实不疼。

·不用抗生素,数周至数月自我吸收,一个月不减小反而增大,要看眼科医生,需要囊肿切开刮除手术。儿童需要全麻。

·热敷(一天四次,每次15分钟)和睑板腺按摩会加速油脂排出。

·孩子反复睑缘炎和霰粒肿,要考虑蠕形螨导致。

斗鸡眼其实不斗也不斜

许多小宝宝出生不久都显得有点“对眼”,尤其亚洲宝宝,就是正面看东西时眼球总在内眼角。那么我们先来揭秘让妈妈苦不堪言的斗鸡眼的真实面目。

斗鸡眼在亚洲婴儿最常见,这是一种特殊的眼位表现,不是眼位异常。这是因为我们亚洲人在婴儿时期,内眼角会堆积上眼睑的褶皱,先天性的,也叫内眦赘皮,还跟鼻根太矮有关,捏起鼻根就可以发现眼位是正常的。

原来造成斗鸡眼的视觉原凶是:内眦赘皮+塌鼻子

斗鸡眼的两个亲密同胞

①下睑赘皮=倒睫+流泪

先天性的下眼睑赘皮,是睑板前的轮匝肌和皮肤形成水平的皱褶,使得睫毛竖直,甚至向内推向角膜。磨擦角膜引起流泪。若无角膜感染,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眼膏来保护角膜,随着孩子面部发育,倒睫会缓解。若擦伤角膜,反复感染导致角膜瘢痕,需要手术。

②内斜视=出现弱视

“斗鸡眼”也并非内斜视。内斜视是眼位异常,一只眼睛内斜更常见,双眼内斜视也有。

4个月以上婴儿的内斜视,必须及时到眼科就诊,内斜视比外斜视发生更早,治疗也棘手。发生得越早,弱视越严重。

婴幼儿斜视会导致弱视,阻碍孩子视力发育:健康孩子的两个眼睛视轴是平行的,光线都落在*斑中心凹,大脑同时接受两个眼睛的视觉信息,融合在一起。当一只眼睛发生了斜视,不管内斜视还是外斜视,视轴不再平行,产生复视。大脑接收到混乱的视觉信息,为了平衡,就会抑制斜视眼睛的传入信号,斜视眼睛就看不清楚了,叫弱视。弱视在儿童时期得不到治疗的话,成年后即使戴眼镜,也看不清楚,无法矫正,影响生活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麦粒肿和针眼斗鸡眼和内斜视,该如何区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