睑板腺囊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盲目用药酿大祸,皮肤科专家告诫买药要认准 [复制链接]

1#

年,我采访了当时河南年龄最大的肝移植患者,他姓赵,71岁。

当时到场的几十家媒体记者和我一样,都觉得不可思议:他不就是感冒发烧吗?不就是自己到药店买药吃吗?怎么就一下子肝衰竭了,怎么就非得换肝才能活命?

是啊,赵老师自己也说:他一向身体很好,偶尔一次感冒发烧,医院,就从药店买了退烧药。

退烧后出了一身皮疹,他就又从药店买了好几样皮肤药混用,连用10天,皮疹下去了,但他很快出现了恶心、呕吐、乏力等症状,到医院诊断为“药物性肝衰竭”,只能换肝。

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?

但这就是事实啊!

所以,我这些年写文章总是不厌其烦地啰嗦:生病后一定要找正规医生,千万别自作主张乱治!

人家医生还讲究“医不自治”呢,难道你比医生还厉害?

可是,“主意大”的人实在太多了!

9年后的今天,当我在皮肤科门诊又见到这么多我行我素的患者时,真的是一声叹息。

买药请认准国药准字号

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振鲁教授的门诊。

一位前来看湿疹的大妈说:“我每年开春儿就浑身痒,我知道不能挠,但实在忍不住啊!”

还没等她讲完,一旁候诊的大叔也忍不住说:“我的荨麻疹比你更严重!”

说话间,素不相识的大叔、大妈分别从各自兜里掏出了一只软膏,说在家就靠这药解痒了。

再仔细一看,他俩拿的软膏竟一模一样!都是“百肤xxxx乳膏”。

李振鲁教授笑了:“你俩是约着一起买的软膏吗?以后可别再用了,这不是‘药’,不治病!”

大叔大妈愣了,异口同声说:“这是在药店买的啊,咋不是药?”

李振鲁教授拿起软膏的包装盒,给他们解释说:

“如果是药,上面应该有‘国药准字号’的标识,而这上面写的是‘消’字号。”

“我经常在门诊上遇到拿着类似软膏就医的皮肤病患者。

有些是在药店买的,有些是在网上买,至于买的软膏是不是‘药’,很多人没有基本的辨识能力。

一听别人说好,直接就买。用了没效或者用完出现了更严重的后果,才想起来:皮肤病得找皮肤科医生。”

李振鲁教授讲解时,诊室又来了一位90后的姑娘。

等她一摘口罩,一屋子的人都愣了:她脸上有好几个坑,最小的也有指甲盖那么大,颧骨那一块全凹进去了,看上去有点儿怪异。

谈起自己的经历,姑娘眼睛红了:她一直都爱美,总觉得自己脸大,在朋友的怂恿下去某医美机构打了溶脂针,结果脸上留下了5个大坑……

李振鲁教授诊断后确诊为:慢性皮肤萎缩,想要恢复如初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
“这个女孩的情况也不是少数,且多出现在爱美的年轻女性。

所以建议大家做整形前,一定要多方考察医美机构的安全性、规范性是否达标。

否则,一旦出问题,对这些女孩子来说就是‘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应’了。”

”越做越糟糕祛痘之后留疤

在河南省直三院皮肤科赵滨医师的诊室,喜姑娘也发现:很多年轻女性面对痤疮等皮肤问题时,并非医院就诊,而是选择到医美机构进行祛痘、去油脂、小气泡补水等美容项目。

“结果越做越糟糕,脸部油脂分泌不均衡,皮肤干到脱水起皮,祛痘之后留疤……”

赵滨说,有些人还寄希望于祛痘护肤品,频繁更换种类,“但基本是无用功,治标不治本,一旦停用,复发更严重。”

“而像真菌感染、湿疹、过敏等皮肤问题,很多人习惯自己到药店买软膏涂抹,而不少药膏含有激素,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依赖。”

李振鲁教授、赵滨医师同时提醒:

如果出现皮肤问题,医院就诊,按医嘱用药!

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得先买药用,一定要区分产品是“国药准字号”还是“消字号”或是“健字号”。

End

往期精彩回顾麦粒肿、霰粒肿,不做手术中不中?七旬名医的眼泪:怕张八卦外科在自己手里失传别走,有钱的打个赏,没钱的点个“在看”咯喜姑娘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