睑板腺囊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理解气血二字的含义,便能准确辨析病机 [复制链接]

1#

气血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,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。同时,气血还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,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都与气血密切相关。因此,《本草衍义.衍义总叙》中说:“人的生命以气血为基础,人的疾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。”气在人体内有推动、温煦、防御、固摄、气化等重要作用;血在人体内有营养、滋润脏腑及各种组织器官的作用。气、血生成之后,在体内循环不息,无处不到,以发挥其各种正常的生理作用。当各种原因使气血的生成、运行、功能等发生异常时,就会导致气血疾病的产生。由于气血的循环无处不到,全身各脏腑组织均离不开气血的温煦、濡润,因此,无论外感、内伤各种病证,均在不同程度上与气血有关。本文重点探讨气、血本身主要病变的病机,关于脏腑、经络疾病而涉及到气、血的部分,可参考脏腑病机及经络病机的相关内容。

早在《内经》,就对气血的生成、循行、生理功能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,并认为气血不和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。

如《素问.调经论》说:“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”,五藏之道,皆出于经隧,以行血气,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,《素问.举痛论》强调说:“百病生于气也。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灵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”。

《难经.二十二难》说:“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。气留而不行者,为气先病也;血壅而不濡者,为血后病也”,对气血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,并着重指出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疾病。

汉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及《伤寒论》是我国最早的,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,研究杂病及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,虽未单独列出气血疾病的专章,但将气血理论融汇贯通于各有关病症中,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《金匮要略.惊悸吐下血胸满瘀血病篇》及《伤寒论》关于蓄血的内容,即是对血病中出血及瘀血病机和治法的论述。

《诸病源候论》专设《气病诸侯》一卷,列有上气、奔气、结气、逆气、短气、乏气、七气、九气等二十五候,除肺以外,还涉及到心、胃、肝、肾等脏腑的病变。

而《血病诸侯》则着重论述几种常见血证的病因病机。

宋,杨士瀛对气血的生理、病理均有较详论述。精辟地提出,气血失调会形成多种病症。

《直指方.血荣气卫论》说:人之一身,所以得全其性命者,气与血也。盖气取诸阳,血取诸阴,人生之初,具此阴阳,则亦具此血气。血气者,其人身之根本乎!血何以为荣?荣行脉中,滋荣之义也。气何以为卫?卫行脉外,护卫之意也……夫惟血荣气卫,常相流通,则于人何病之有?

“一窒碍焉,百病由此而生矣!”这句话告诉我们,气的运行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。气虚、气陷等病机会导致寒热、情绪波动、积聚等各种病症。血液问题也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,如虚劳、吐血等。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提到了“益元气”的重要性,并制定了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来治疗气虚、气陷等病机。《丹溪心法.六郁》也指出,气血的正常运行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,而怫郁则会导致各种病症。因此,保持气血畅通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。

张景岳是明代中医理论方面的专家,对气血病机有着深刻的研究,并提出了丰富的治疗方案。他在《景岳全书.诸气.论调气》中指出,所有疾病的根源都在于气机不调,“百病皆生于气”,只要气机不调,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,因此治疗疾病必须调理气机。他强调“行医不识气,治病从何据”,认为这是治疗身体和疾病的第一要义。(《景岳全书.总论气理》)张氏的治疗方案非常实用,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,深受人们的赞誉。

在同书《血证》中说:“妄行于上则见于七窍,流注于下则出乎二阴,或壅瘀于经络,则发为痈疽脓血,或郁绪于肠脏,则留为血块血症,或乘风热则为斑为疹,或滞阴寒则为痛为痹,此皆血病之证也”。

对出血的病机,则概括为火盛与气虚两大端,“火盛则逼血妄行”,“气伤则血无以存”。

《医宗必读,古今元气不同论》对气血也十分重视,提出:“气血者,人之所赖以生者也。气血充盈,则百邪外御,病安从来。”

清代李用粹《证治汇补.气症章》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,对气病病症作了较好的归纳:“气之为病,生痰动火,升降无穷,燔灼中外,稽留血液,为积为聚,为肿为*,为疮为疡,为呕为咳,为痞塞,为关格,为胀满,为喘呼,为淋沥,为便闭,为胸胁胀痛,为周身刺痛,久则凝结不散,或梅核窒碍于咽之内,发则痛绝”。

王清任十分重视气血,《医林改错.气血合脉说》说:“治病之要诀,在明白气血”。

王氏对血瘀有深刻认识,创制了血府逐瘀汤、补阴还五汤等二十二首活血化瘀的新方,对血瘀证治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唐容川《血证论》对出血及血瘀的病机及证治有较大贡献。该书将血瘀所致的多种病症作了归纳,并对其病机进行了探讨;结合出血的病机,将止血、消瘀、宁血、补血作为治血四法。

凡感受外邪,内伤情志,或饮食劳倦等各种病因,使气血的质量变异(如生成不足、疾病消耗、出血过多、性质改变、功能异常等),或运行失常(如循行阻滞、升降失度、气机逆乱、血液妄行等),或相互关系失于协调时,都会导致气血疾病的产生。正如《素问,调经论》说:“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。”

《医宗必读.古今元气不同论》说:“气血虚损,则诸邪辐揍,百病丛集。”

《格致余论.痛风论》说:“气行脉外,血行脉内,昼行阳二十五度,夜行阴二十五度,此平人造化也。得寒则行迟而不及,得热则行速而太过。内伤于七情,外伤于六气,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,而病作矣。”

气血疾病的传变及转归主要有下述两种情况:

1.由实转虚

气血疾病有着和其它疾病相似的一般规律,通常初病多实,久病多虚。初起由于病邪初客,正气尚充,故以实证表现为多。如气病之中,初病以气郁、气滞、气逆等属实的证候为多见;血病之中,则以血热、血郁为多见。久病则由于气血亏耗,或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生化不足,以致转化为气虚、气陷、气脱,或血虚等虚证。也有气滞而又气虚,或血瘀而又血虚等虚实夹杂的病理演变。

2.由气及血,或由血及气,以致气血俱病

气血两者之间,无论在生成来源,生理功能相病理变化等方面,都有密切关系。气与血相依相成。气以生血,血以养气;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;气以运血,血以载气;气非血不和,血非气不运。

《直指方.血荣气卫论》说:“盖气者,血之帅也。气行则血行,气止则血止,气温则血滑,气寒则血凝,气有一息之不运,则血有一息之不行。”

正由于气血的这种关系,所以气病可以影响及血,如气滞而血瘀,气衰而血少,气逆而血乱,气虚而血失统摄。血病可以影响及气,如血瘀而气滞,血虚而气少,血脱则气随血去。气病日久必及于血,血病日久必及于气,所以病程久者,常为气血俱病。

气血病机关系到临床多科的多种病症,尤其是气病病机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。从广义来说,各种疾病无不与气有关。如前引《景岳全书》所说:“而凡病之为虚为实,为热为寒,至其变态莫可名状,欲求其本,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。盖气有不调之处,即病本所在之处也。”张景岳据此进而认为各种治法,皆隶属于调气之下。

指出:“夫所谓调者,调其不调之谓也。凡气有不正,皆赖调和。如邪气在表,散即调也;邪气在里,行即调也。实邪壅滞,泻即调也;虚赢困败,补即调也。由是类推,则凡寒之、热之、温之、清之、升之、降之、抑之、举之、发之、达之、劫之、夺之、坚之、削之、泄之、利之、润之、燥之、收之、涩之、缓之、峻之、和之、安之,正者正之,假者反之,必清必静,各安其气,则无病不除,是皆调气之大法也”。但本节只从比较狭义的气出发,讨论以气血本身病变为主的辨证论治要点。

气血病机的治疗原则,主要是气病治气,血病治血,并根据虚实之不同而分别来用补气益气,理气行气,补血养血,行血活血的基本治则。

《素问.调经论》即已谈到:“病在脉,调之血。病在血,调之络。病在气,调之卫。”

《医宗必读.辨治大法论》说:“气血者,气实则宜降宜清,气虚则宜温宜补;血虚则热,补心肝脾肾,兼以清凉。血实则瘀,轻者消之,益者行之;更有因气病而及血者,先治其气。因血病而及气者,先治其血。”

《杂病源流犀烛.诸气源流》则对气病病机的治疗概括为:“气虚当补,气升当降,气逆当调,气实当破,循是四法,再能各因病症而治之,自无不效矣。”

在治气与治血的关系上,由于气为血帅,所以相对而言,尤应重视调气在气血病机治疗中的意义。

如《直指方.血荣气卫论》说:“病出于血,调其气,犹可以导达;病原于气,区区调血何加焉!故人之一身,调气为上,调血次之。”

《证治汇补.血症章》进一步阐述说:“凡凉血必先清气,气凉则血自归经;活血必先顺气,气降而血自下行;温血必先温气,气温而血自运动;养血必先养气,气旺而血自滋生。”可谓深得要旨。

气病病机基本可归纳为气郁、气滞、气逆、气虚、气陷、气脱等六类,前三者属实,后三者属虚。

气郁的辨证要点是:以心愤抑郁、胸部满闷、胁肋胀痛为主要症状;并常有精神抑郁、情志内伤的病史,以理气开郁为基本冶则,气滞以病变部位表现胀满或疼痛为辨证要点,理气导滞为基本治则。

气逆则随病及脏腑的不同,表现为咳嗽、喘促、呃逆、嗳气,恶心,呕吐,头胀,头痛,眩晕,甚至昏厥等症状,以理气降逆为基本治则。气虚以短气、懒言、倦怠乏力、食少、自汗、舌淡、脉虚无力等表现为辨证要点,而以补气益气为基本治则。

气陷的辨证要点是在气虚表现的基础上,出现下腹坠胀、内脏脱垂等症状,治疗应益气升提,气脱为气虚的重危病变,以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大汗淋漓,脉微弱等为辨证要点,治疗应益气固脱。

血病病机基本可归纳为血瘀、血虚、血溢(出血)三类。血瘀属实,血虚属虚,血溢则有属实者,亦有属虚者。血瘀以病变部位刺痛,或有瘀积肿块、肌肤甲错,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,脉象弦涩等为辨证要点,治疗应行血活血。

出血之由热盛迫血妄行所致者,于出血同时表现发热、口苦、口渴、便秘、舌红、苔*、脉滑数等症,治疗应除热泻火,凉血止血;

由阴虚火旺所致者,则兼见口干咽燥;午后潮热,五心烦热,盗汗,舌红少,苔薄或无苔,脉细数等症,治疗应滋阴降火,凉血止血;属气虚不摄所致者,则兼见头晕眼花,心悸,纳差,舌质淡,脉细弱等证,治疗应补气摄血,养血止血。

血虚则以头晕眼花,心悸,失眠,面色苍白或萎*,唇甲淡白,舌质淡,脉细为辨证要点,治疗应补血养血;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所以常配伍益气健脾之品,以促进血之化生。

防失联,私信我,获取更多学习资料

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

弘扬中医药文化

传播中医药知识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